母嬰消費要回歸理性
多功能嬰兒背帶3000多元,奶瓶清洗機2000多元……最近,有關“輕奢母嬰消費收割新手爸媽”的話題引發(fā)熱議。近年來,我國母嬰行業(yè)增長勢頭強勁,市場規(guī)模不斷擴大,新概念、新產品層出不窮,不少品牌紛紛推出“輕奢”產品,一些商品在打上“母嬰”標簽后身價倍增,給消費者造成了不小的壓力。
中國人素來重視培育下一代,隨著居民生活水平和消費能力的不斷提高,母嬰產品價格不斷走高。與上一輩相比,作為新生代父母主力軍的“90后”“95后”有著很強的精致化、智能化育兒需求,愿意為更科學、更精細、更高端的母嬰產品埋單。
不過,愿花錢不代表亂花錢,大多數(shù)新生代父母并不會盲從所謂的“輕奢”風,理性消費仍占主流。一件商品是否值得購買,很多消費者都會通過對比產品性能、生產原料、廠家資質等信息判斷其含金量。
服務好新生代父母并不容易,歸根到底母嬰產品要物有所值。當前,母嬰行業(yè)向精細化、高端化升級的趨勢愈發(fā)凸顯。例如,某電商平臺母嬰專區(qū)設有10個細分大類,每個大類中又有數(shù)十個細分小類,嬰兒推車、安全座椅等產品價格從幾百元到上萬元不等。不少品類進入了同質化競爭階段,品牌想要獲得更大市場占有率,就要不斷推陳出新、迭代升級。一些品牌打著專業(yè)化的旗號,通過附加功能和精致包裝提高價格,實則過度設計、溢價超標,實用性受到質疑。
母嬰產品不合理高價會增加年輕人的生育成本。品牌方和經(jīng)銷商不僅需要在向上“卷”的同時俯下身子,深入研究消費者需求,在產品設計上更注重實用性、經(jīng)濟性、安全性,同時也要審慎制定價格策略,確保價格與品質相符,用優(yōu)良產品和服務贏得更多消費者,而不是只盯著眼前利益。有關部門則要加強對母嬰市場的監(jiān)管力度,打擊虛假宣傳和價格欺詐,同時加大對母嬰產品的科普宣傳,引導理性消費,推動市場持續(xù)健康發(fā)展。(劉辛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