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為群眾安居宜居“加碼”
剛剛過去的龍年春節(jié),不僅見證了每個家庭的幸福團聚,也見證了城市面貌的變遷。在上海定居二十年的張先生每年都要回到聊城過年,每次回來都會發(fā)現這座城市更“靚”了,充滿驚喜和自豪。
城市作為推動高質量發(fā)展的重要載體,亦承載著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許。聊城不斷扮靚城市容顏,持續(xù)提升城市品質,已初見成效。
道路建設拉開城市框架格局
2023年,聊城市城市能級邁上新臺階,5條高速同時開建,創(chuàng)聊城歷史之最;雄商高鐵全線開工,聊城機場立項前期工作全部完成。特別是濟鄭高鐵開通運營,標志著聊城正式邁入了“高鐵時代”,迎來了加快發(fā)展、借勢發(fā)展的機遇期、騰飛期。
高速公路是經濟發(fā)展的大動脈,今年,聊城形成5條高速公路項目同時建設的空前局面。東阿至陽谷高速公路、德上高速臨清連接線工程全面加快建設。濟南至東阿高速公路、濟南至臨清高速公路、德州至高唐高速公路3個項目開工。聊泰鐵路黃河公鐵橋有望今年6月底建成通車,融入濟南都市圈通道進一步暢通。
道路建設提質加速,拉大了城市框架格局和空間拓展。全長121公里的大外環(huán)項目實現了全線貫通,正在進行掃尾及提升工程,項目通車后將加快推進城市化進程。
行走在聊城高鐵新區(qū),筆直的道路四通八達,湖南路、復興大街、西二環(huán)輔路3條高鐵站配套道路建成通車。去年,聊城新建改建道路59條,橋梁9座,城市循環(huán)更加通達。在城區(qū)南部,松桂大街徒駭河橋將于今年6月建成通車。項目建成后,將完善聊城路網布局,緩解市民出行壓力,營造“一橋一景”城市地標。
民生實事推動人居環(huán)境改善
民生實事全力攻堅,推動城市人居環(huán)境大改善。聊城市把棚改、舊改作為提升城市內涵品質、補齊城市發(fā)展短板的重要舉措,推動1.2萬戶群眾“出棚進樓”;“量身定制”改造提升老舊小區(qū)175個,惠及居民1.87萬戶;出臺完善《聊城市既有住宅加裝電梯辦法》,鼎舜花園等小區(qū)加裝電梯150余部,1800余戶居民實現“一鍵直達”。今年全市將改造老舊小區(qū)174個,加裝電梯200部以上。
此外,去年共建成投用22處口袋公園,為居民提供了休閑微空間,實現了“開窗見綠、出門入園”。
“面子”是城市的風貌,而“里子”則是城市的良心。城市更新工作不僅要在城市風貌、城市活力等方面下功夫,還要著力優(yōu)化城市生態(tài)環(huán)境、完善城市基礎設施、提升城市安全韌性。
在看不見的地下,雨污合流管網清零目標又向前邁進一步,去年完成雨污合流管網改造203.5公里,獲得省級雨污合流管網改造獎補資金2705萬元。綜合管廊和海綿城市建設進程加快,新增海綿城市12.9平方公里,建成面積達到123.74平方公里。
東昌路作為聊城城區(qū)的主干道,多處路段存在停車難的問題,聊城市東昌路城市更新改造工作專班探索土地分層出讓的創(chuàng)新做法,利用聊城三中、東昌路小學的地下空間建設公共停車場。目前聊城三中停車場項目已完成試樁、洗車臺等施工配套設施,樁基設備已進場。項目建成后可提供409個車位,緩解附近片區(qū)停車難問題。
2024年,聊城市城市建設勾勒出清晰的發(fā)展藍圖。聊城市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局黨組書記、局長張亞表示,今年將聚焦城鄉(xiāng)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fā)展,以群眾安居宜居為基點,積極構建房地產發(fā)展新模式,推動房地產、城市更新、村鎮(zhèn)建設、建筑業(yè)、安全生產等重點工作煥新蝶變、能級躍遷,奮力開創(chuàng)住房城鄉(xiāng)建設高質量發(fā)展新局面。(胡磊 高田)
(責編:鄭浦麗、邢曼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