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時政

山東諸城首例鳥類足跡化石獲命名

發(fā)布時間:2024-01-25 10:10:00來源: 光明日報

  本報訊記者趙秋麗、李志臣從山東省諸城市恐龍文化研究中心獲悉,當地發(fā)現的距今1億多年早白堊世的鳥類足跡化石近日獲正式研究命名——“玲瓏諸城鳥足跡”。

  “白堊紀不僅是恐龍等脊椎動物的重要輻射演化時期,也是鳥類廣泛發(fā)育時期,國內外發(fā)現了大量早白堊世的鳥類足跡化石,對于了解白堊紀古地理、古環(huán)境、古氣候等具有重要科學意義。”諸城市恐龍文化研究中心副研究館員張艷霞介紹。

  2008年以來,諸城繼發(fā)現規(guī)模龐大的恐龍化石群、恐龍足跡群后,又陸續(xù)發(fā)現龜鱉類骨骼和足跡化石、蚌類化石、木化石、孢粉類化石等。2023年,諸城市恐龍文化研究中心和山東省地質科學研究院研究人員對在諸城張祝河灣恐龍足跡化石點發(fā)現的一處保存較好的早白堊世鳥類足跡進行詳細研究時,發(fā)現其足跡特征區(qū)別于以往發(fā)現的鳥類足跡,為一新類型的鳥類足跡。

  “玲瓏諸城鳥足跡”為小型的四趾型鳥類足跡,長3.1厘米,寬2.9厘米;趾跡纖細,形狀呈長錐形;跟部印跡明顯較小,缺少蹼跡;爪跡、趾墊印跡不清晰;Ⅱ、Ⅲ、Ⅳ三趾向前,Ⅱ趾略長于Ⅳ趾,拇指印跡小,伸向后方,拇指與Ⅲ趾的夾角為180度。通過研究,發(fā)現其形成于干旱時期的濱淺湖環(huán)境。

  據了解,“玲瓏諸城鳥足跡”是諸城發(fā)現并命名的第一種鳥類足跡,它的研究與命名彌補和更正了某些鑒別和屬種問題。該足跡化石是諸城在白堊紀存在過古鳥類的確鑿證據,對古生物地理分布、古環(huán)境復原等研究工作都有著重要意義。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