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假護農,不負春華方獲秋實
【財經論語】
作者:靳昊
一年之計在于春。眼下,大江南北春耕生產正陸續(xù)展開。農戶們?yōu)榇焊笺T足了勁兒。農資打假工作,關系國人的飯碗是否端得穩(wěn)、端得牢,關系農民的辛勤耕耘是否會有穩(wěn)穩(wěn)收獲,實在大意不得。
長期以來,我國高度重視農資產品的質量安全,持續(xù)開展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農資產品質量穩(wěn)中有升。統(tǒng)計顯示,全國種子、農藥、獸藥、飼料抽檢合格率在97%以上。
但是,哪怕遇上一袋假種子、假薄膜、假化肥,也可能會讓一戶農家的汗水付諸東流。特別是,隨著打擊力度的加強,假冒偽劣農資產品也會“七十二變”,農資打假,絕不能掉以輕心!
近日,農業(yè)農村部等七部門聯合部署2024年春耕備耕農資打假工作,要求以嚴的態(tài)度、快的動作、實的作風,解決農資生產、流通環(huán)節(jié)存在的突出問題,為春耕生產和糧食豐收保駕護航。
各地各相關部門不負春光迅速行動,農資打假熱潮正涌。農業(yè)農村部實施“綠劍護糧安”執(zhí)法行動,市場監(jiān)管部門將化肥產品納入民生領域“鐵拳”專項執(zhí)法。各地紛紛出動執(zhí)法人員,抽查檢查農資企業(yè)、門店和農資產品,創(chuàng)新監(jiān)管機制。一批涉農資犯罪案件線索移送公安機關,等待不法分子的將是法律嚴懲。
值得關注的是,近年來“忽悠團”進村兜售化肥問題較為突出?!昂鲇茍F”蠱惑性、隱蔽性、游動性強,不斷翻新手法,高價兜售假劣農資,一些農戶深受其害。為此,今年的農資打假工作專門針對“忽悠團”啟動專項整治。4月8日,公安部發(fā)布5起農資“忽悠團”售假典型案例,對不法分子形成有力震懾。
據公安部門提示,“忽悠團”犯罪行為的特征是一“引”二“吹”三“騙”,即:先以贈送小禮物、免費吃飯等小恩小惠,吸“引”群眾參加所謂的農資科技講座、農資新品推介會等活動;再由不法分子扮演成農業(yè)專家、廠家技術人員等,出面“吹”噓假劣農資產品功效、性能;最后,利用大幅度打折、限時促銷等話術,誘“騙”群眾購買假劣農資。
“一分錢一分貨”,這老理兒沒過時!有關部門要針對“忽悠團”實施全鏈條治理,深挖嚴查、標本兼治、打防結合。據了解,農業(yè)農村部有關部門公布了線索反映電話和郵箱,制作并組織發(fā)放了“種子選購明白紙”“化肥選購明白紙”,用“大白話”提醒農民朋友識假辨假。別小看一張明白紙,它能發(fā)揮大作用!關鍵是要讓這張紙真正進村入戶,把道理講到老百姓心坎上。
近年來,農村電商發(fā)展火爆,很多農資產品可“一鍵直達”。與此同時,網絡違法銷售農資問題日益突出,如缺乏網售許可資質、沒有經營備案、標簽標識不清等。當前,要堅持“線上線下一體化”監(jiān)管要求,加強協同治理,壓實平臺責任,督促平臺開展自查整頓,嚴防品種虛假宣傳和越區(qū)推廣銷售。對檢查發(fā)現的問題線索,要及時梳理、匯總和移交,會同有關部門督促網絡平臺采取警示、暫?;蚪K止服務等措施。對網上存在的違規(guī)銷售農藥、獸藥問題,也要下力氣進行整頓。
“布谷飛飛勸早耕,舂鋤撲撲趁春晴”。農業(yè)農村部等相關部門要當好“護農、為農、利農”的守護者,確保廣大農戶及時播下放心種、施上放心肥、用上放心藥,為新一年的糧食穩(wěn)產增產奠定堅實基礎。
《光明日報》(2024年04月11日 15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