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至3日,河海大學和亞洲理工學院主辦的2024年瀾湄水科學青年領袖計劃培訓班在泰國舉行。
瀾滄江-湄公河是一條流經亞洲的國際大河,被稱為“東方的多瑙河”、地區(qū)“黃金水道”。起源于中國青海省的瀾滄江,流經西藏和云南兩省區(qū),從西雙版納出境后被稱為湄公河,之后流經緬甸、老撾、泰國、柬埔寨、越南五國。
本次會議主題為“可持續(xù)的水資源和水生態(tài)系統(tǒng)”,與會者將通過講座、學術參觀和討論等形式,研討瀾滄江-湄公河地區(qū)的發(fā)展,并尋求應對環(huán)境變化的科學技術解決方案。河海大學副校長鄭金海教授和泰國亞洲理工學院校長山本禾夫教授分別致辭。會議期間,來自中國、泰國、老撾、緬甸、柬埔寨、越南、孟加拉國、尼泊爾、印度、印度尼西亞等國家的40名學生參加了本次培訓,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tài)環(huán)境部對外合作與交流中心、河海大學、亞洲理工學院的11位老師進行授課。
河海大學是中國首批具備招收、培養(yǎng)和授予外國留學生學位的高校之一,與全球100余所高水平大學、科研機構和國際組織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學術交流、雙學位項目、合作辦學、聯(lián)合研究等國際合作與交流,近5年培養(yǎng)了來自泰國、緬甸、老撾、柬埔寨、越南等國的400余名高層次人才。
(葛勇 申笑萱 制作 徐妙巧 視頻來源 河海大學)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