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夫一妻制” 高原黑頸鶴也癡情
一對正在散步的黑頸鶴。
若爾蓋有獨特的濕地環(huán)境,這里也是我國黑頸鶴繁殖和生存最集中的地方之一。每年3月,地處川西高原的四川省若爾蓋濕地,便迎來了成群結隊從越冬地云貴高原返回的黑頸鶴,它們在這里翩躚,響亮的鶴鳴聲就是求愛的奏鳴曲,找尋一生中最重要的“配偶”。
作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黑頸鶴也是唯一生長、繁衍在高原的鶴類。腿長、頸長、喙長是其身體特征,長長的頸部伸縮靈活,既可在求偶期瞭望情敵,也可在哺育期偵查“敵”情。
“在天愿做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在高原上,人們看見黑頸鶴,常常是一對對的,一旦走近,它們也會一起飛走。就是這樣癡情的鳥兒,對愛情非常專一,固守“一夫一妻制”。據觀鳥人員介紹,雌雄黑頸鶴一旦結合,就會終身廝守,朝夕相伴。如果一位伴侶死亡,那么另一半要么憂郁而亡,要么終身形單影只,絕不會再和其它黑頸鶴交配。
黑頸鶴的“婚配”是極為有趣的,先是雄鶴在雌鶴身邊跳舞,舞蹈停止后,雄鶴又引頸高歌。這時,如果雌鶴愿意“成婚”,便應聲伴唱,接著,雌雄雙雙翩翩起舞、高聲歌唱,這就算“婚禮”結束,雙雙返回草叢中共建新“家”。
黑頸鶴的繁殖能力極低,一般在5月產卵,通常兩枚,但因雛鳥毆斗嚴重,通常只能存活一只。孵化期間,雌雄黑頸鶴輪流進行,一只覓食歸來,昂首鳴叫,另一只緩緩起身,鳴叫回應,雙雙對鳴一番后另一只再去覓食,似互致問候,又似叮嚀注意事項。
3個月后,鶴寶寶羽毛豐滿,“鶴爸鶴媽”就會帶著練習飛行,直到具備長途飛行的能力。等到10月底,黑頸鶴就成群結隊飛向越冬地。來年春季,當初的鶴寶寶就會成為“單身貴族”,又開始一生中最重要的“婚戀”。
-
11年守護花湖的“阿克瓊拉” 高原守鶴人很開心
一個雙筒望遠鏡、一件連體雨褲和一部手機,這就是四川若爾蓋高原濕地藏族管護員如科巡護黑頸鶴的主要裝備。[詳細] -
“高原上的守鶴人” 在候鳥遷徙地一“等”29年
11月25日,當觀測人員再次到景區(qū)觀測時發(fā)現(xiàn),所有黑頸鶴已經離開若爾蓋,飛往南方。待到明年3月,雪山上冰雪消融時,它們將遷徙輪回,又一次飛回這里,繁衍后代。[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