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理論 > 資訊

葉青:外貿會影響消費價格指數

葉青 發(fā)布時間:2018-04-04 09:42:00 經濟日報

日前,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簽署針對中國“知識產權侵權”的總統(tǒng)備忘錄,內容包括對價值600億美元中國進口商品加征關稅。對于這一貿易挑釁,中國的對策是不挑事但也不怕事。商務部在3月23日發(fā)布了針對美國所謂進口鋼鐵和鋁產品232措施的中止減讓產品清單并征求公眾意見;財政部在4月1日表示,經國務院批準,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對原產于美國的部分進口商品中止關稅減讓義務,自2018年4月2日起實施。

在經濟全球化時代,國家之間的商品流動規(guī)模越來越大,影響到各種商品的供求關系,從而影響到商品的價格與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作為發(fā)展中大國,中國是一個商品貿易順差大國,也是一個服務貿易逆差大國。因此,對外貿易的增減,決定了商品在國內消費的多少,對外貿易與國內CPI之間的關系越來越緊密。

具體來說,進口貿易的增長,會促進國內潛在總供給增加。如果國內供給量和需求量保持穩(wěn)定,進口貿易的增長對降低國內CPI具有一定積極意義。假設一國進口的是非資源性產品,國外此類物品價格上漲,必然會促使國內居民對這一產品需求出現減少,居民轉而選擇國內類似的同類產品或替代品,導致國內同類產品物價上漲。

如果一個國家的出口貿易長期表現出低技術水平、低產業(yè)結構形態(tài)特征,許多出口企業(yè)仍然主要依靠土地、勞動力、資金及相關資源投入生產,生產成本呈現出日益上浮的曲線,這樣的出口貿易快速增長,會導致國內總需求相應增加。在國內供給量和國內需求量保持穩(wěn)定的情況下,由于出口貿易增長而相應擴大的國內總需求,必然會推動國內CPI走升。也就是說,出口增加了,減少了國內市場的供應,國內商品價格不漲是不可能的。

貿易順差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是指一國出口貿易總額大于進口貿易總額。如果國內資本項目和其他經常性項目收支保持穩(wěn)定,貿易順差的增加,大量外匯盈余必然致使一國中央銀行在市場上本幣的投放量增長,形成外匯占款。外匯儲備款增加,外匯占款增加,很可能會使該國陷入通貨膨脹環(huán)境中,進而使國內CPI水漲船高。所以說,貿易順差是好事,但也要維持在一定合理水平,否則會有負面作用。

進口、出口,甚至貿易順差,都會影響到國內市場與價格,從而影響到CPI的高低變化。我們不想打貿易戰(zhàn),但也不怕打貿易戰(zhàn)。對于美國政府發(fā)起的這場貿易戰(zhàn),我們必須堅決應對,必須做好充分準備,以足夠的實力和能力捍衛(wèi)國家利益。(作者:湖北省統(tǒng)計局副局長、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葉青)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望海樓:中止對美關稅減讓,是回應更是警示

    timg (1).jpg
    中方決定,自4月2日起,對自美國進口的128項產品加征15%或25%關稅。此舉是中國運用世界貿易組織規(guī)則,平衡因美國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加征關稅(即232措施)給我國利益造成的損失,為維護我國利益而采取的正當舉措。 [詳細]